一、光纖網簡介
在半實物仿真系統等實時系統中,要求系統各部分之間的數據傳輸具有很高的實時性,而傳統的網絡技術,如以太網、FDDI等在實時應用中存在以下缺點:(1)數據傳輸速率不高;(2)數據傳輸實時性差,傳輸延遲較大且延遲具有不可預測性;(3)網絡通信需要借助多種網絡協議來完成,通訊效率較低。
實時光纖反射內存網(Reflective memory network簡稱實時光纖網)是一種基于高速光纖網絡共享存儲技術的實時網絡。與傳統的聯網技術相比,它除了具有嚴格的傳輸確定性和可預測性外,還具有數據傳輸速度高、通信協議簡單、宿主機負載輕、軟硬件平臺適應性強等特點。
實時光纖反射內存網(簡稱實時光纖網)由插在計算機內的光纖接口板通過光纖線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環網(如圖1),每個節點的光纖接口板的板載存儲器都有其他節點的共享數據拷貝,在邏輯?*乃薪詰愎蠶磽豢櫬媧⑵鰨菀壞閾慈耄嗟閫備攏ü庵址絞絞迪至聳蕕母咚俅溆牘蠶懟?
二、實時網絡需求
為提升計算能力,人們自然地想到研發性能更強的計算機,如天河系列等超級計算機應運而生,但超級計算機研制周期長、成本大、應用**域受限。為此,提出了集群系統概念,計算機集群系統是通過網絡將PC機或工作站連接起來組成高性能計算系統。集群系統將一個任務并行在多臺計算機上執行,組成一個實時系統。
在實時系統中,系統**終結果的正確性不僅依賴于每一步計算得到的邏輯結果,而且依賴于得到結果的時刻,任務的完成時間是實時系統的決定性特征。根據實時性能的要求程度,實時系統可認為兩類,即軟實時和硬實時系統。對于軟實時系統,要求事件相應是實時的,但并不是嚴格強制的。但是,對于硬實時系統來講,每個任務都有一個處理截止事件,任務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否則會影響全局任務的完成,給系統帶來不希望的破壞或者造成不可恢復的災難性后果。目前許多實時系統都采用硬實時系統,因為具有更強的實時性能。實時系統的應用需要實時互聯,構建實時網絡,完成數據在網絡節點間的實時傳輸。
實時網絡必須具備高速、可靠、可預測三個特點,**重要的是通信的可預測性,可預測性是指實時網絡中各個節點之間數據傳輸的時間是確定的。隨著實時網絡應用**域的不斷擴展,目前已不僅僅局限于計算機集群系統的互聯,而是廣泛地應用在各種具有實時需求的互聯系統中,如半實物仿真、高速數據獲取等。
實時網絡發展過程中,出現過兩種設計思路:基于單一總線的多CPU共享全局內存和基于網絡的分布式內存:
相比基于單一總線的多CPU共享全局內存系統,在基于網絡的分布式內存體系中每個節點只訪?*約旱謀鏡嗇詿媯淮嬖諛詿嬲加諧逋唬捎謖庵址絞僥芄槐苊獯罅康淖芟咧儼每刂剖奔潿晌凳蓖緄鬧饕杓品絞健?
實時網絡要保證高速、可靠、可預測這三大指標,但千兆以太網、光纖通道(Fiber Channel,FC)協議等,在可預測性上很差,****是因為通過設備驅動和軟件網絡協議的工作模式增加了額外的不確定開銷,其次是同樣存在共享沖突和碰撞的問題(如千兆以太網GBE中采用CSMA/CD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機制、FC協議采用令**環仲裁等)進一步增加了傳輸時間的不確定性。光纖反射內存網很好的解決了上述問題。
反射內存網是基于網絡的分布式內存硬實時網絡的一種設計思想,特點:1)反射內存網硬件實現分布式RAM之間數據的傳輸、共享,整個過程具有很低的實現延遲;2)反射內存網依靠硬件實現、不需要復雜的網絡協議控制,能夠在相同的傳輸帶寬下達到更高的有效速率;3)反射內存網對數據的各種處理是通過硬件電路實現,在固定的時鐘頻率下周期工作,沒有不確定的時間開銷,確保數據處理的可預測性。
三、光纖反射內存網與以太網比較
1)實時性
反射內存(RFM)是基于環狀/星狀的,高速復制的共享內存網絡。它支持不同總線結構的多計算機系統,并且可以使用不同操作系統來共享高速的、穩定速率的實時數據
基于反射內存構建的實時網絡是一種強實時高帶寬局域網技術,在互連的計算機間提供高效的數據傳輸。反射內存網在所有互連的節點中虛擬出一段全局共享的網絡內存,在分布系統中實現內存至內存的通信,因此應用程序沒有軟件開銷。每臺結點機上插一塊反射內存卡,卡上帶有雙端口內存。每個節點機的各層應用軟件可以直接讀寫反射內存卡上內存。當數據
反射內存網絡(RFM網絡)是基于環狀/星狀、高速復制的共享內存網絡。它支持不同總線結構的多計算機系統,并且可以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統來共享高速的,穩定速率的實時數據。
反射內存可廣泛用于各種**域,例如實時的飛行仿真器、核電站仿真器、電訊、高速過程控制(軋鋼廠和制鋁廠)、高速測試和測量以及軍事系統。
與那些需要為附加的軟件開發時間,測試,維護,文檔,以及額外的CPU要求提供開銷的傳統的連接方法相比,RFM產品的網絡提供了性價比極為**越的高性能的選擇。
反射內存的**點:
■ 高速的、基于2.12G波特率的網絡,**大傳輸速率可達174Mbyte/s;
■ 簡單易用;
■ 與操作系統和處理器無關;
■ 徹底省去軟件開發開銷和周期;
■ 可以實現實時連接的穩定的數據傳輸;
■ 可以與通用的計算機和總線連接;
■ 比標準通信和技術更為**越;
■ 極短的數據傳輸延遲;
■ 簡單的軟件,較低的管理費用和較高的抗干擾能力;
■ 節點間距離可達10公里(單模)/300米(多模)。
反射內存實時網的特點
聯系時請說是在機電商情網看到我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