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訂量: | 1 千克 |
價 格: | 19.00元/千克 |
品牌: | 上海曦杰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
2017-t351: |
環保鋁板直銷 |
2017-t351: |
無沙孔鋁棒 |
2017-t351: |
高強度韌性鍛造鋁合金 |
供貨總量: | 200000 千克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1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上海松江區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最后更新: | 2024-08-29 09:38 |
關注人數: | 1907 |
★上海<曦杰>經營2XXX系列 Al-Cu、Al-Cu-Mn鋁銅合金:硬鋁/鍛鋁,鋁板、鋁棒、鋁管、鋁卷、鋁排、六角棒、(角鋁、方棒、型材)工業純鋁(L)、防銹鋁(LF)、硬鋁(LY)、超硬鋁(LC)、鍛鋁(LD)、和特殊鋁(LT)。
2001、2002、2024、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11、2014、2017、2018、2021、2024、2025、2030、2031、2034、2036、2037、2038、2048、2091、2117、2124、2218、2219、2224、2319、2324、2419、2519、2618
2系列:2A01(LY1)、2A02(LY2)、2A04(LY4)、2A06(LY6)、2B06、2A10(LY10)、2A11(LY11)、2B11(LY8)、2A12(LY12)、2B12(LY9)、2D12、2E12、2A13(LY13)、2A14、2A16(LY16)、2B16(LY16-1)、2A17(LY17)、2A20(LY20)、2A21(214)、2A23、2A24、2A25(225)、2B25、2A39、2A40、2A49(149)、2A50(LD5)、2B50(LD6)、2A70(LD7)、2B70(LD7-1)、2D70、2A80(LD8)、2A90(LD9)、2A97
2×××系鋁合金是以銅為主要合金元素的鋁合金,它包括了Al-Cu-Mg合金、Al-Cu-Mg-Fe-Ni合金和Al-Cu-Mn合金等,這些合金均屬熱處理可強化鋁合金。合金的特點是強度高,通常稱為硬鋁合金,其耐熱性能和加工性能良好,但耐蝕性不如大多數其他鋁合金好,在一定條件下會產生晶間腐蝕,因此,板材往往需要包覆一層純鋁,或一層對芯板有電化學保護的6×××系鋁合金,以大大提高其耐腐蝕性能。其中Al-Cu-Mg-Fe-Ni合金具有極為復雜的化學組成和相組成,它在高溫下有高的強度,并具有良好的工藝性能,主要用于鍛壓在150~250℃以下工作的耐熱零件;Al-Cu-Mn合金的室溫強度雖然低于Al-Cu-Mg合金2A12和2A14,但在225~250℃或更高溫度下強度卻比二者高,并且合金的工藝性能良好,易于焊接,主要應用于耐熱可焊接的結構件及鍛件。該系合金廣泛應用與航空和航天**域。
合金元素和雜志元素在2×××系鋁合金中的作用
(1)Al-Cu-Mg合金。Al-Cu-Mg系合金的主要合金**號有2A01、2A02、2A06、2A10、2A11、2A12等,主要添加元素有Cu、Mg和Mn,他們對合金的作用如下:
Cu、Mg含量對合金力學性能的影響:
當鎂含量為1%~2%時,銅含量從1.0%增加到4%時,淬火狀態的合金抗拉強度從200MPa提高到300MPa;淬火自然時效狀態下合金抗拉強度從300MPa增加到48MPa。銅含量在1%~4%范圍內,鎂從0.5%增加到2.0%時,合金的抗拉強度增加;繼續增加鎂含量時,合金抗拉強度降低。
含4.0%Cu和2.0%Mg的合金抗拉強度值為**大,含3%~4%Cu和0.5%~1.3%Mg的合金,其淬火自然時效效果**大。試驗指出,含4%~6%Cu和1%~2%Mg的Al-Cu-Mg三元合金,在淬火自然時效狀態下,合金抗拉強度可達490~510MPa。
Cu、Mg含量對合金耐熱性能的影響:
由含有0.6%Mn的Al-Cu-Mg合金在200℃和160MPa應力下的持久強度試驗值可知,含Cu3.5%~6%和Mg1.2%~2.0%的合金,持久強度**大。這時合金位于Al-S(Al2CuMg)偽二元截面上或這一區域附近。?*胛倍孛嫻暮轄穡吹泵競啃∮?.2%和大于2.0%時,其持久強度降低。若鎂含量提高到3.0%或更多時,合金持久強度將迅速降低。
在250℃和100MPa應力下試驗,也得到了相似的規律。文獻指出,在300℃下持久強度**大的合金,位于鎂含量較高的Al-S二元界面以右的α+S相區中。
Cu、Mg含量對合金耐蝕性的影響:
銅含量為3%~5%的Al-Cu二元合金,在淬火自然時效狀態下耐蝕性能很低。加入0.5%Mg,降低α固溶體的電位,可部分改善合金的耐蝕性。鎂含量大于1.0%時,合金的局部腐蝕增加,腐蝕后伸長率急劇降低。
銅含量大于4.0%時,鎂含量大于1.0%的合金,鎂降低了銅在鋁中的溶解度,合金在淬火狀態下,有不溶解的CuAl2和S相,這些相的存在加速了腐蝕。銅含量為3%~5%和鎂含量為1%~4%的合金,它們位于同一相區,在淬火自然時效狀態腐蝕性相差不多。α-S相區的合金比α-CuAl2-S區域的耐蝕性能差。晶間腐蝕是Al-Cu-Mg系合金的主要腐蝕傾向。
Mn:Al-Cu-Mg合金中加錳,主要是為了消除鐵的有害影響和提高耐蝕性。錳能稍許提高合金的室溫強度,但是塑性有所降低。錳還能延遲和減弱Al-Cu-Mg合金的人工時效過程,提高合金的耐熱強度。錳也是使Al-Cu-Mg合金具有擠壓效應的主要因素之一。錳的添加量一般低于1.0%,含量過高,能形成粗大的(FeMn)Al6脆性化合物,降低合金的塑性。
Al-Cu-Mg合金中添加的少量微量元素有Ti、Zr雜質主要是Fe、Si、Zn等,其影響如下:
Ti:合金中加鈦能細化鑄態晶粒,減少鑄造是形成裂紋的傾向性。
Zr:少量的鋯和鈦有相似的作用,細化鑄態晶粒,減少鑄造和焊接裂紋的傾向性,提高鑄錠和焊接接頭的塑性。加鋯不影響含錳合金冷變形制品的強度,對無錳合金強度稍有提高。
Si:鎂含量低于1.0%的Al-Cu-Mg合金,硅含量超過0.5%,能提高人工時效的速度和強度,而不影響自然時效能力。因為硅和鎂形成了Mg2Si相,有利于人工時效效果。但鎂含量提高到1.5%時,經淬火自然時效或人工時效處理后,合金的強度和耐熱性能隨硅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因而,硅含量應盡可能地降低。除此以外,硅含量增加將使2A12、2A06等合金鑄造形成裂紋傾向性增加,鉚接時塑性降低。因此,合金中的硅含量一般限制在0.5%一下。要求塑性高的合金,硅含量應更低些。
Fe:Fe和Al形成FeAl3化合物;Fe并溶入Cu、Mn、Si等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這些不溶入固溶體的粗大化合物,降低了合金的塑性,變形時合金容易開裂。并使強化效果明顯降低。而少量的Fe(小于0.25%)對合金力學性能影響和小,改善了鑄造、焊接裂紋的形成傾向,但使自然時效速度降低。為獲得更高塑性的材料,合金中的Fe、Si含量應盡量低些。
Zn:少量的Zn(0.1%~0.5%)對Al-Cu-Mg合金的室溫力學性能影響很小,但使合金耐熱性降低。合金中Zn含量應限制在0.3%一下。
(2)Al-Cu-Mg-Fe-Ni合金。Al-Cu-Mg-Fe-Ni系合金的主要合金**號有2A70、2A80、2A90等,各合金元素的作用如下。
Cu和Mg:Cu、Mg含量對上述合金室溫強度和耐熱性能的影響與Al-Cu-Mg合金的相似。由于該系合金中Cu、Mg含量比Al-Cu-Mg合金低,使合金位于α+S(Al2CuMg)兩相區中,因而合金具有較高的室溫強度和良好的耐熱性;另外,Cu含量較低時,地濃度的固溶體分解傾向小,這對合金耐熱性是有利的。
Ni:Ni與合金中的Cu可以形成不溶解的三元化合物,Ni含量低時形成(AlCuNi),含Ni高時形成Al3(CuNi)2因此Ni的存在,能降低固溶體中Cu的濃度,對淬火狀態晶格常數的測定結果也證明了合金固溶體中Cu溶質原子的貧化。當Fe含量很低時,Ni含量增加能降低合金的硬度,減少合金的強化效果。
Fe:Fe和Ni一樣,也能降低固溶體中Cu的濃度。當鎳含量很低時,合金的硬度隨Fe含量的增加,開始時是明顯降低,但當Fe含量增加到某一數值后,又開始提高。
Ni和Fe:在AlCu2.2Mg1.65合金中同時添加Fe和Ni時,淬火自然時效、淬火人工時效、淬火和退貨狀態下的硬度變化特點相似,均在Ni、Fe含量相近的部位出現一個**大值,相應的在此處其淬火狀態下的晶格常數出現一極小值。
當合金中Fe含量大于Ni含量時,會出現Al7Cu2Fe相。相反,當合金中Ni含量大于Fe含量時,則會出現AlCuNi相,上述含Cu三元相的出現,降低了固溶體中Cu的濃度,只有當Fe、Ni含量相等時,則全部生成Al9FeNi相。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沒有過剩的Fe和Ni去形成不相溶解的含Cu相,則合金中的Cu除形成S(Al2CuMg)相外,同時也增加了Cu在固溶體中的濃度,這有助于提高合金強度及其耐熱性。
Fe、Ni含量可以影響合金耐熱性。Al9FeNi相是硬脆的化合物,在Al中溶解度極小,經鍛造和熱處理后,當它們彌散分布于組織中時,能夠顯著的提高合金的耐熱性。例如在AlCu2.2Mg1.65合金中含1.0%Ni,加入0.7%~0.9%Fe的合金持久強度值**大。
Si:在2A80合金中加入0.5%~1.2%Si提高了合金的室溫強度,但是合金的耐熱性降低。
Ti:2A70合金中加入0.02%~0.1%Ti,細化鑄態晶粒,提高鍛造工藝性能,對耐熱性有利,但對室溫性能影響不大。
(3)Al-Cu-Mn合金。Al-Cu-Mn系合金主要合金**號有2A16、2A17等,其主要合金元素的**用如下。
Cu:在室溫和高溫下,隨著Cu含量提高,合金強度增加。Cu含量達到5.0%時,合金強度接近**大值。另外,Cu能改善合金的焊接性能。
Mn:Mn是提高耐熱合金的主要元素,它提高固溶體中原子的激活能,降低溶質原子的擴散系數和固溶體的分解速度。當固溶體分解時,析出T相(Al20Cu2Mn3)的形成和長大過程也非常緩慢,所以合金在一定高溫下長時間受熱時性能也很穩定。添加適當的Mn(0.6%~0.8%),能提高合金淬火和自然時效狀態下的室溫強度和持久強度。但Mn含量過高,T相增多,使界面增加,加速了擴散作用,降低了合金的耐熱性。另外,Mn也能降低合金焊接時的裂紋傾向。
Al-Cu-Mn合金中添加的微量元素有Mg、Ti和Zr,而主要雜質元素有Fe、Si、Zn等,其影響如下。
Mg:在2A16合金中Cu、Mn含量不變的情況下,添加0.25%~0.45%而成為2A17合金。Mg可以提高合金的室溫強度,并改善150~250℃一下的耐熱強度。然而,溫度再升高時,合金的強度明顯降低。但假如Mg能使合金的焊接性能變壞,故在用于耐熱可焊接的2A16合金中,雜質Mg的含量應不大于0.05%。
Ti:Ti能細化鑄態晶粒,提高合金的再結晶溫度,降低過飽和固溶體的分解傾向,使合金高溫下的組織穩定。但Ti含量大于0.3%時,形成粗大針狀晶體TiAl3化合物,使合金的耐熱性有所降低。合金的Ti含量規定為0.1%~0.2%。
Zr:在2219合金中加入0.1%~0.25%Zr時,能細化晶粒,并提高了合金的耐熱性,并改善了合金的焊接性和焊縫的塑性。但Zr含量高時,能形成較多的脆性化合物ZrAl3。
Fe:合金中的Fe含量超過0.45%時,形成不溶解相Al7Cu2Fe,能降低合金淬火時效狀態的力學性能和300℃時的持久強度。所以Fe含量應限制在0.3%以下。
Si:少量Si(0.4%)對室溫力學性能影響不明顯,但降低300℃時的持久強度。Si含量超過0.4%時,還降低室溫力學性能。股Si含量限制在0.3%以下。
Zn:少量Zn(0.3%)對合金室溫性能沒有影響,但能加快Cu在Al中的擴散程度,降低合金300℃時的持久強度,故限制在0.1%以下。
聯系時請說是在機電商情網看到我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