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來之不易的正增長背后,是穩經濟一攬子政策舉措的落地顯效。隨著紓困幫扶政策持續發力,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工業企業效益穩步改善,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5.41萬億元,同比增長9.1%,為企業盈利改善奠定基礎。與此同時,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負擔的各項政策效應不斷釋放,上半年,中小企業享受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近1.8萬億元,有效助力企業復元氣、增活力,為企業利潤由負轉正騰出空間。
這份來之不易的正增長里,是一個個企業奮力突圍、主動轉型的堅定身影。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面對訂單減少、成本上漲等困難挑戰,更多中小企業并未被動等待,而是迎難而上,加速數字化轉型實現降本增效,拓展生存空間。上半年,應對超預期因素挑戰,我國產業數字化轉型進程提速升級,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孵化解決方案供應商已經超6000家,服務范圍覆蓋90%以上制造業**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和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5.7%、75.1%,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越是逆風飛翔,越能展現韌性;越是逆水行舟,越能彰顯活力。應該看到,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仍處低位,受成本持續上升和市場需求不足的雙重擠壓,中小企業生產經營仍面臨較多困難,需要我們堅定信心,持續攻堅克難。上半年我國工業經濟展現出強大的產業韌性和發展實力,只要保持戰略定力、助企紓困不松勁,定能打破困局開新局,鞏固提升工業經濟持續向好的總體局面。